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被引:78
作者
王澄海
董文杰
韦志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冻融过程; 最大冻土深度; 东亚大气环流异常; 南亚高压; 中国夏季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 46个气象站的最大冻土深度观测资料、中国 16 0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AR NCEP资料 ,对青藏高原冻土的季节性冻融过程进行合成分析 ,发现青藏高原土壤的季节冻融过程对青藏高原上空及东亚大气环流有显著的影响 ,在高原最大冻土深度较小的年份中 ,7月份 ,南亚高压强且偏西 ,5 0 0hPa印度低压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弱且偏东 ,高原南部的东风较强 ;最大冻土深度较大的年份 ,南亚高压弱且偏东 ,印度低压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且偏西 .在不同的冻融年份 ,85 0hPa上纬向风的差异显著区反映了西南季风的活动 .最大冻土深度与中国夏季 ( 7月份 )降水有 3条显著相关带 ,雨带的分布与中国夏季平均雨带相吻合 .由此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引起的水热变化是影响东亚气候的一个重要外源 .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M].汤懋苍等 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2]  
南亚高压.[M].朱福康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3]  
北半球冬季阻塞形势的研.[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62,
[4]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年际变化的异常特征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地理学报, 2001, (05) :522-530
[5]   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及北半球季节突变的物理机理的诊断分析:Ⅱ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地表感热加热的作用 [J].
张永生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9, (01) :57-74
[6]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 [J].
罗四维 ;
钱正安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1982, (02) :1-10
[8]   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 [J].
叶笃正 ;
张捷迁 .
中国科学, 1974, (03) :301-320
[9]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
[10]   西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 [J].
叶笃正 ;
罗四维 ;
朱抱真 .
气象学报, 1957, (02) :1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