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的“立体化”面相:多层级治理的概念、模式及争议

被引:7
作者
张继亮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多层级治理; 治理; 多层级; 平等; 问责;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7.03.010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多层级治理最初被学者们用来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后来,这一术语逐渐扩展到政治学其他研究领域以及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多层级治理指的是多个管辖权层面的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为解决公共问题而进行的持续互动的制度安排。多层级治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按照管辖区域特点、成员身份是否重叠、管辖层级有限还是无限以及制度安排是稳定还是具有弹性等四个因素可以将多层级治理分为两种模式,而引入结构性因素与等级化因素之后,则可以将多层级治理进一步分为四种模式。多层级治理的兴起引起一系列争议,这些争议既有事实层面的也有价值层面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 克劳德, 2008
[2]  
政治的概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4
[3]  
The regulation approach, governance and post-Fordism: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J] . Bob Jessop.&nbsp&nbspEconomy and Society . 1995 (3)
[4]  
治理:政治与国家 .2 [美]皮埃尔.彼得森. 台北智胜文化有限公司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