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杜娟
赵景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发生原因; 清代; 渭河; 黄河;
D O I
10.13866/j.azr.2007.05.012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时间、空间特征、灾害的等级序列和灾害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代渭河流域关中段洪涝灾害共发生130次,平均每2.06年发生1次。清代中后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显著增加。该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渭河中下游的大荔、华县、华阴、渭南、潼关5县市。根据涝灾的等级序列可以得出,清代该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1级偏涝灾,3级大涝和4级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少。清代该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由气候波动和流域自身的地形、降水特征等因素决定的,人为因素加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关键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J].
张琼华 ;
赵景波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4) :69-74
[2]   “03.8”渭河下游特大洪涝灾害的“三情”分析 [J].
王旭仙 ;
杜继稳 ;
武麦凤 ;
胡淑兰 ;
王晓平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44-50
[3]   汾渭盆地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比较研究 [J].
刘昆 ;
黄春长 ;
杨前进 ;
周群英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4, (03) :294-298
[4]   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浅析 [J].
于志勇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35-40
[5]   历史时期淮北地区涝灾原因探析 [J].
吴海涛 .
中国农史, 2004, (03) :31-37
[6]   近代以来黄河下游水灾频发的生态原因 [J].
鲁克亮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11) :116-120
[7]   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 [J].
黄忠恕 .
人民长江, 2003, (02) :1-3
[8]   渭河阶地全新世土壤粒度成分高分辨率研究 [J].
丁敏 ;
黄春长 ;
周群英 ;
毛龙江 .
干旱区研究, 2002, (04) :69-71
[9]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朱士光 ;
王元林 ;
呼林贵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1-11
[10]   邯郸地区近百年来旱涝情况初探 [J].
文焕然 ;
盛福尧 .
中原地理研究, 1982, (01)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