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中部海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源分析

被引:11
作者
韩彬
蒋凤华
李培昌
张新庆
宋转玲
王小如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南黄海; 间隙水; 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利用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及快速溶剂萃取法对2007年9月南黄海中部海洋环境调查采集的31个调查站位的表层、30m层、底层海水及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前处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结果显示:站位表层、30m层和底层海水中总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77~233.39ng.L-1,39.45~213.27ng.L-1,15.76~202.55ng.L-1;表层沉积物(干重)总PAHs的质量比为16.33~229.58ng.g-1,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总PAHs的质量浓度为11.98~386.66ng.L-1。间隙水的总PAHs普遍高于上覆水的,而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大于表层、30m层及底层海水中的。经特征PAHs组分分析判定南黄海中部海水中PAHs的来源主要为石油及其产品,而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可能为高温燃烧后的矿物燃料残余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深圳湾生态系统多环芳烃(PAHs)特征及其生态危害 [J].
丘耀文 ;
张干 ;
郭玲利 ;
李军 ;
刘国卿 ;
刘向 ;
李向东 .
环境科学, 2007, (05) :1056-1061
[2]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痕量多环芳烃[J]. 李庆玲,徐晓琴,黎先春,王小如.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6(03)
[3]   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物源 [J].
张宗雁 ;
郭志刚 ;
张干 ;
刘国卿 ;
郭玲利 .
地球化学, 2005, (04) :379-386
[4]   大亚湾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J].
丘耀文 ;
周俊良 ;
K.Maskaoui ;
洪华生 ;
王肇鼎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4) :72-80
[5]   厦门马銮湾养殖海区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J].
田蕴 ;
郑天凌 ;
王新红 ;
骆苑蓉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1) :29-33
[6]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其来源 [J].
李斌 ;
吴莹 ;
张经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5) :46-49
[7]   南海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英文) [J].
吴莹 ;
张经 ;
唐运千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