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被引:100
作者
张南峰
机构
[1] 香港屯门岭南大学翻译系
关键词
中国翻译学; 翻译学; 翻译理论; 共性; 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不少学者认为西方译论不适合中国,因此呼吁在中国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翻译学”,但是西方许多较新的译论在中国还没有人验证过这种提法,既忽视世界翻译学各个分支的共性,又忽视中国翻译学各个分支的特性,是大汉民族主义的产物。其实纯翻译学是应用翻译学的基础,中国既然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就首先必须从西方引进作为研究中国翻译现象的框架,然后验证改良这些西方译论从而参与世界翻译学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 [J].
许钧 .
中国翻译, 1997, (03) :5-8
[2]   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 [J].
张柏然 ;
姜秋霞 .
中国翻译, 1997, (02) :7-9+16
[3]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J].
孙致礼 .
中国翻译, 1997, (02) :10-12
[4]   翻译理论研究展望 [J].
刘宓庆 .
中国翻译, 1996, (06) :2-7
[5]   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 [J].
杨晓荣 .
中国翻译, 1996, (06) :8-11
[6]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 [J].
穆雷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5, (04) :31-36
[7]   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 [J].
谭载喜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5, (03) :12-16
[8]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 译林出版社 , 孙致礼编著, 1996
[9]  
傲慢与偏见[M]. 新文艺出版社 , (英)奥斯丁(J.Austen)著,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