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与《申报》

被引:22
作者
王维江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清流”; 《申报》; 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6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时期(1860~190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申报》议政,是一种商业需要,目的在于赢得政府官员读者群;"清流"看《申报》,是一种政治需要,目的在于能够跟上官场上的洋务话题。体制内外的两种言路互动互利,实现双赢:《申报》获得了稳定的订户;而官员扩大了消息渠道,充实了洋务新知。但《申报》最终无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独立舆论,官员也没有突破传统的为政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7+161 +16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谁是“清流”?——晚清“清流”称谓考 [J].
王维江 .
史林, 2005, (03) :8-14+123
[2]  
恽毓鼎澄斋日记[M].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清)恽毓鼎著, 2004
[3]  
黄体芳集[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清) 黄体芳, 2004
[4]  
往事随想[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唐文一, 2000
[5]  
曾纪泽日记[M]. 岳麓书社 , (清)曾纪泽著, 1998
[6]  
申报的兴衰[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宋军著, 1996
[7]  
翁同传[M]. 中华书局 , 谢俊美著, 1994
[8]  
郑孝胥日记[M]. 中华书局 , 劳祖德整理, 1993
[9]  
邓承修勘界资料汇编[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萧德浩, 1990
[10]  
清代名人书札[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清代名人书札》编写组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