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8
作者
马瑜 [1 ]
栾维新 [1 ]
片峰 [1 ]
杜利楠 [2 ]
孙战秀 [3 ]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3] 广东航海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集装箱运输; 地级市; 外贸集装箱生成量;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1.015
中图分类号
F552 [中国水路运输经济];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20206 ;
摘要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24.78%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70%以上为外贸集装箱量,研究外贸集装箱生成的空间分布和差异对发展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至关重要。对我国340个地级市2013年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级市的集装箱生成能力具有明显的趋海性特征,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迅速递减的格局,东部沿海51个地级市4.56%的国土面积上生成了65.4%的外贸集装箱;距离海岸线350 km以内约全国面积16.23%的地级市,形成了高达94.12%的外贸集装箱量;距离海岸线350 km以外83.77%的国土面积上,仅具有全国约6%的集装箱生成能力。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空间差异的结果表明,我国外贸集装箱生成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在集装箱分布高度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山东半岛区域、长三角地区、海峡西岸和珠三角地区是显著性热点区域,而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及东北的部分城市是显著性的冷点区域。基于外贸集装箱分布明显的趋海性和不均衡性特征,在对集装箱港口腹地的划分、港口布局及港口集疏运体系的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距海岸线350 km以内的东部沿海区域的相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to Container Throughput in Korea and China Ports [J].
Liu, Lechao ;
Park, Gyei-Kark .
ASIAN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LOGISTICS, 2011, 27 (02) :279-303
[2]  
空间计量经济学.[M].叶阿忠;吴继贵;陈生明.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978-7-5615-5690-0
[3]  
港口外贸集装箱物流需求预测与发展模式创新.[D].宋兵兵.吉林大学.2016, 03
[4]   厦门集装箱吞吐量与经济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J].
郑文儒 ;
周田瑞 ;
王鸿鹏 .
商业经济, 2016, (09) :50-52
[5]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 [J].
狄乾斌 ;
韩帅帅 ;
韩增林 .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337-352
[6]   沿海水路运输外贸动态冲击因素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 [J].
郑莉 ;
王晓惠 ;
陈全润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 (06) :13-19
[7]   中国省域碳减排:时空格局、演变机理及政策建议——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J].
武红 .
管理世界, 2015, (11) :3-10
[8]  
Forecasting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Qingdao Port with a Hybrid Model.[J].HUANG Anqiang;LAI Kinkeung;LI Yinhua;WANG Shouyang;.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2015, 01
[9]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J].
张树奎 ;
鲁子爱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8 (03) :216-219+224
[10]   论山区河流船舶制造技术的应用 [J].
王国智 .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 14 (06)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