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植物枯落物立枯和倒伏分解主要元素动态

被引:24
作者
曾从盛
张林海
王天鹅
张文娟
仝川
机构
[1]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4]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枯落物分解; 元素动态; 芦苇; 互花米草; 闽江河口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分解袋法,对闽江河口湿地2种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花和叶枯落物的立枯和倒伏分解过程及C、N、P元素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立枯分解是2种湿地盐沼植物重要的分解阶段,干物质损失率在13.26%—31.89%之间。多项式模型能较好描述2种植物花和叶的枯落物分解残留率动态。(2)立枯分解阶段,芦苇花和叶的C含量主要为波动下降,互花米草较为稳定;倒伏阶段后期,2种植物都以升高为主。立枯分解阶段2种植物枯落物N含量略有下降,而倒伏阶段逐渐上升。分解过程中枯落物P含量的波动较大。(3)2种植物花和叶C、N的NAI值在分解过程中<100%。芦苇的花和叶中P的NAI值在立枯和倒伏分解阶段都经历了明显下降和升高的过程,而互花米草在立枯阶段变化不大,倒伏阶段下降较为明显。(4)与芦苇相比,互花米草的花和叶枯落物C库较高,N库较低,P库差异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289 / 62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外来种互花米草和土著种芦苇空中凋落物氮动态的比较研究 [J].
廖成章 ;
唐小平 ;
程小玲 ;
李博 ;
骆亦其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6) :631-637
[2]   凋落物分解研究综述 [J].
王相娥 ;
薛立 ;
谢腾芳 .
土壤通报, 2009, 40 (06) :1473-1478
[3]   不同水淹环境下河口感潮湿地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 [J].
仝川 ;
刘白贵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18-128
[4]   外来植物入侵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及碳库的影响 [J].
闫宗平 ;
仝川 .
生态学报, 2008, (09) :4440-4450
[5]   闽江河口湿地3种主要植物冬春季枯落物分解特征 [J].
刘白贵 ;
仝川 ;
罗榕婷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80-85
[6]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枯落物早期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 [J].
武海涛 ;
吕宪国 ;
杨青 ;
姜明 ;
佟守正 .
生态学报, 2007, (10) :4027-4035
[7]   湿地草本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J].
武海涛 ;
吕宪国 ;
杨青 .
生态学杂志, 2006, (11) :1405-1411
[8]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变化动态 [J].
杨继松 ;
刘景双 ;
于君宝 ;
王金达 ;
赵卫 .
生态学杂志, 2006, (06) :597-602
[9]  
闽江河口湿地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剑秋主编, 2006
[10]  
Early-stage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wetland of the Sanjiang Plain, China[J] . Wu Haitao,Lu Xianguo,Yang Qing,Jiang Ming,Tong Shouzheng.Acta Ecologica Sinica . 20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