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烃提供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因的新证据

被引:6
作者
侯读杰
李贤庆
唐友军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2]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荆州
[3] 荆州
关键词
地层水; 水溶烃; 天然气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油田水中的水溶烃对有争议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成因进行研究,从而为天然气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样品的水溶烃组成中轻组分含量高,重质成分含量低.陕12井和陕78井地层水水溶烃中具有相对较高丰度的三环萜烷.三环萜烷/藿烷的比值分别达到1.48和0.36.孕甾烷和升孕甾烷丰富,藿烷/甾烷低,Pr/Ph低于2.0,反映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陕81井样品,三环萜烷和孕甾烷和升孕甾烷缺失,藿烷/甾烷高,Pr/Ph为3.27,主要反映出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陕37井和陕34井具有微量的三环萜烷,则可能为碳酸盐和陆源有机质混源特征.成熟度参数也同样支持上述推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的陕12井和陕78井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而以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为主的陕81井则成熟度最低.具有混源贡献的陕37和陕34井样品的成熟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013 / 20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地学前缘, 1999, (S1) :195-203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J].
黄第藩 ;
熊传武 ;
杨俊杰 ;
徐正球 ;
王可仁 .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1-5+95
[3]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J].
陈安定 .
石油学报, 1994, (02) :1-10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J].
关德师 ;
张文正 ;
裴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191-199
[5]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6]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