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花后控水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马东辉 [1 ,2 ]
李松 [1 ]
潘志海 [1 ]
王月福 [2 ]
赵长星 [2 ]
机构
[1]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土壤含水量; 水分生产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0.6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采用施纯氮10kg/667m2、15kg/667m2、20kg/667m2(分别用N1、N2、N3表示)和40%50%、60%70%、80%90%(分别用W1、W2、W3表示)3种土壤含水量进行处理,研究了氮肥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使产量降低。水分生产效率,则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粒数,但过多(20kg/667m2)或过少(10kg/667m2)施氮均不利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导致减产。而对于水分生产效率,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而施氮量过高(20kg/667m2)造成小麦贪青晚熟,导致水分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小麦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技术,调控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关系研究 [J].
张娟 ;
张正斌 ;
谢惠民 ;
董宝娣 ;
胡梦芸 ;
徐萍 .
作物学报, 2005, (12) :1593-1599
[2]   施肥对提高旱地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 [J].
张仁陟 ;
李小刚 ;
胡恒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3) :221-226
[3]   旱地冬小麦施肥效应研究 [J].
赵立新 ;
荆家海 ;
王韶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1, (04) :46-52
[4]   渭北旱原土壤水分动态规律及其与小麦生长的关系 [J].
李玉山 .
陕西农业科学, 1982, (02) :5-8
[5]  
旱地农田肥水关系原理与调控技术[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汪德水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