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况

被引:17
作者
黎永锋 [1 ]
马绍斌 [1 ]
范存欣 [2 ]
周薇薇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教研室
[2] 暨南大学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4.01.033
中图分类号
G479 [健康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歧视、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67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得分在不同年级、生源地、专业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处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预防知识得分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理解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的理解是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及其危害的认知和了解,以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医学本科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和检测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黄丽媛.天津医科大学.2012, 03
[2]  
山西省不同人群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康丽娜.山西医科大学.2011, 08
[3]   大学新生艾滋病歧视现象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陈燕 ;
姚应水 ;
安洲 ;
龚伟志 ;
康耀文 ;
郑丽 .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5 (06) :414-416
[4]   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J].
任海英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 (01) :143-146
[5]   农民工对HIV感染者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爱莲 ;
王艳军 ;
董海原 ;
杨勇 ;
陈永丽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8, (04) :416-418
[6]   皖南农村艾滋病流行区高三学生艾滋病歧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文育锋 ;
姚应水 ;
艾东 ;
金岳龙 ;
李怀斌 ;
孙益辉 .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05) :416-417
[7]   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村民艾滋病歧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施小明 ;
高建华 ;
乔晓春 ;
杨忠民 ;
郑锡文 ;
汪宁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0) :917-918
[8]  
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歧视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文育锋.安徽医科大学.2010, 12
[9]  
HIV/AIDS Knowledge; Stigmatizing Attitudes; and Related Behaviors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Stigmatizing Attitudes against HIV/AIDS among Korean Adolescents.[J].Aeree Sohn;SungBok Park.Osong Public Health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