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幸福权

被引:34
作者
何云峰 [1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2] 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劳动创造人; 劳动幸福权; 自由劳动; 幸福观; 幸福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人的所有权利都是劳动幸福权的具体化和展开,但不能同劳动幸福权相冲突。在劳动的本真意义上,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任何劳动都应该展现幸福,区别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然而,在实然的情况中,劳动却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异化。劳动可能不仅无法展现人的类本质,反而成为压迫人、折磨人的事情,从而导致人不愿意劳动、厌恶劳动、逃避劳动。异化劳动损害了人的劳动幸福权。劳动是否异化的判断标准不是别的,最根本的判断依据是看劳动幸福权是否受到了损害。劳动幸福权是不同于劳动幸福观、劳动幸福感以及相关的劳动权、劳动权益等的概念。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劳动幸福权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确立这样的观念:劳动幸福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也不单单是社会的事情,而是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社会有责任健全整体的维护劳动幸福权的良好治理体系,个人更要努力奋斗,通过自身创造性诚实劳动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3]   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 [J].
何云峰 .
江汉论坛, 2017, (08) :49-53
[4]   关于劳动人权的四个理论视角 [J].
何云峰 ;
张蕾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 (04) :34-41+189
[5]   劳动是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和人的价值与尊严之根源 [J].
何云峰 ;
刘严宁 .
青年学报, 2015, (03) :13-20
[6]   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哲学意蕴 [J].
颜军 .
理论学刊, 2014, (05) :63-68
[7]   浅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J].
卢素果 .
学习月刊, 2012, (04) :29-30
[8]  
伦理学大辞典.[M].朱贻庭;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