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55
作者
张倩
赵艳霞
王春乙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水稻; WOFOST模型; 长江中下游; 影响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428 [暖害];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4 ;
摘要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WOFOS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发育时段高温热害对早稻和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评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高温主要影响早稻和中稻的孕穗、开花和灌浆,受高温影响减产程度依次为灌浆期最大,开花期次之,孕穗期最小;当高温强度和持续日数增加到某一数值,中稻开花期高温减产开始大于灌浆期。对于典型高温年份,无论早稻还是中稻减产率均高达30%以上,为重度灾害,而且中稻的最大减产率一般要大于早稻。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气候变化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J].
周曙东 ;
周文魁 .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21 (04) :307-310
[2]   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看全球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对策 [J].
刘长友 ;
陈爱丽 ;
巴图 ;
孟春雷 ;
於俐 .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0 (04) :140-141
[3]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变化趋势 [J].
秦大河 ;
罗勇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02) :16-21
[4]   华东地区夏季高温期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J].
史军 ;
丁一汇 ;
崔林丽 .
地理学报, 2008, (03) :237-246
[5]   江淮之间夏季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J].
杨太明 ;
陈金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8530-8531
[6]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J].
秦大河 ;
陈振林 ;
罗勇 ;
丁一汇 ;
戴晓苏 ;
任贾文 ;
翟盘茂 ;
张小曳 ;
赵宗慈 ;
张德二 ;
高学杰 ;
沈永平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2) :63-73
[7]   长江中下游水稻开花灌浆期气象要素与结实率和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J].
赵海燕 ;
姚凤梅 ;
张勇 ;
徐宾 ;
袁静 ;
胡亚南 ;
许吟隆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9) :1765-1771
[8]   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 [J].
杨晓春 ;
林瑞坤 ;
吴振海 .
福建农业科技, 2006, (02) :68-69
[9]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J].
郑建初 ;
张彬 ;
陈留根 ;
杜群 ;
秦永生 ;
宋健 ;
张卫建 .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4) :249-254
[10]   水稻灌浆期耐热害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 [J].
朱昌兰 ;
肖应辉 ;
王春明 ;
江玲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2) :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