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质核互作M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表现

被引:35
作者
张磊
戴瓯和
黄志平
李杰坤
不详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大豆中油89B(代号W202)品种作母本,分别与W203、W206、W2073个品种杂交,在F1代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通过连续4~5代核置换回交,获得雌、雄育性较稳定的3个不育系W931A、W936A、W933A;这些不育系是栽培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获得的,故定名为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栽培大豆双亲基因互作型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遗传推断 [J].
李磊,杨庆芳,胡亚敏,祝利海,葛浩新 .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04) :304-306
[2]   大豆隐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与应用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J].
宋启建,吴天侠,盖钧镒 .
大豆科学, 1995, (02) :137-142
[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P].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中国专利:CN1196877A,1998-10-28
[4]  
杂种优势利用原理和方法[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秦泰辰 编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