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协商民主与中国的实践——以哈贝马斯的协商政治为例

被引:4
作者
季乃礼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哈贝马斯; 协商政治; 个人主义;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0.01.014
中图分类号
D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有关协商民主的探讨,国内学者多忽略了协商民主在西方产生的条件,也没有对中国现有的社会条件进行考察,从而普遍得出了协商民主适用于中国的乐观结论。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协商政治为例,探讨了协商民主实施的条件之一: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认为中西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协商民主在中国实践的困难重重。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方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征解析 [J].
韩冬梅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9, (01) :40-45
[2]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与启示 [J].
卢瑾 .
政治学研究, 2008, (05) :99-107
[3]   协商民主的价值及其局限 [J].
贾可卿 .
人文杂志, 2008, (04) :67-71
[4]   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 [J].
陈家刚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4) :31-37
[5]   “协商民主”不应误读 [J].
金安平 ;
姚传明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7, (03) :26-31
[6]   本科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调查研究 [J].
汤平 ;
陈正伦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5) :11-13+22
[7]   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 [J].
燕继荣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6) :28-31
[8]   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 [J].
陶文昭 .
学术界, 2006, (05) :76-81
[9]   论协商民主的实质与路径选择 [J].
李火林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6, (04) :94-99
[10]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 [J].
王道坤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4)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