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变革 刑事庭前会议实证研究

被引:51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庭前会议; 实证研究;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实证分析表明,庭前会议的整体适用率较低,召开庭前会议的表面理由与法律规定趋于一致,而庭前会议的议题溢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从效果层面观察,庭前会议立法所预设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这突出表现为庭审效率提高有限、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形式化以及庭审对抗性增效甚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庭前会议程序设计的"职权性",庭前会议效果设置的"非完整性",法官对庭前会议运用的"策略化",以及庭审中心主义的缺失。未来应该在充分考量诉讼主体实际利益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对抗式的诉讼理念对庭前会议的相关程序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8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庭前会议程序的适用现状与发展完善 [J].
李斌 .
法学杂志, 2014, 35 (06) :105-113
[2]   庭前会议:从法理到实证的考察 [J].
莫湘益 .
法学研究, 2014, 36 (03) :45-61
[3]   非法证据排除与庭前会议实践调研 [J].
杨宇冠 ;
郭旭 ;
陈子楠 ;
杨超 ;
戴婧婧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 22 (03) :54-66
[4]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律移植:经验与思考 [J].
左卫民 .
中外法学, 2012, 24 (06) :1145-1158
[5]   刑事审判程序的重大变革及其展开 [J].
汪建成 .
法学家, 2012, (03) :89-98+178
[6]   证明力规则检讨 [J].
李训虎 .
法学研究, 2010, 32 (02) :156-173
[7]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