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芒大麦耐盐变异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8
作者
张亚兰
李彦舫
杨柏明
张成武
吴晓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基础部生物教研室
[2] 吉林省前郭县草原站
关键词
短芒大麦,愈伤组织,耐盐变异体,耐盐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从短芒大麦的幼穗、幼胚和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再以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结合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在含盐培养基上筛选,得到耐1.2%NaCl的耐盐变异体,将耐盐系转入无盐培养基中培养5代,再转入含盐培养基中,仍具有耐盐性。耐盐系的生理生化分析表明,愈伤组织的耐盐极限在1.5%NaCl,耐1.2%NaCl的愈伤组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6.68倍,说明脯氨酸参与了植物组织对盐胁迫的调节。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小29.92%,说明耐盐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比非耐盐愈伤组织小,证实其耐盐力强。耐盐愈伤组织经过分化,获得少量耐盐植株,经耐盐鉴定,耐盐浓度可达4.04%。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
[2]   利用组织培养选择烟草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并分化出再生植株 [J].
周荣仁 ;
杨燮荣 ;
余叔文 .
实验生物学报, 1986, (03) :27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