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浅层气的成因、赋存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

被引:66
作者
叶银灿
陈俊仁
潘国富
刘奎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 
[4] 广东广州 
[5] 浙江杭州 
[6]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7] 上海 
关键词
海底浅层气; 成因; 赋存特征; 工程危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 [海洋矿产资源及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86~1992年珠江口盆地灾害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2000~2001年亚太光缆网络系统路由调查等获得的资料,对海底浅层气的分布与赋存特征作了分析研究,认为海底浅层气主要分布于河口与陆架地区,以层状、团(块)状、高压气囊及气底辟等4种形态赋存于海底,在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等图像中有4种主要识别标志。海底浅层气常常会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其给工程带来的影响及危害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海埋藏古河道及灾害地质图集.[M].李凡等著;.济南出版社.1998,
[2]  
中国近海地质.[M].许东禹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97,
[3]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M].刘光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4]  
Acoustical penetration and shear strength in gas-charged sediment..Whelan N T; Colemen J M; Suhayda J N; et al;.Marine Geotechnology.1977,
[5]   中国油气盆地的系统研究 [J].
武守诚 .
石油学报, 1993, (04) :20-34
[6]   南海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规律 [J].
陈俊仁 ;
李廷桓 .
地质学报, 1993, (01) :76-85
[7]   东海海底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分析 [J].
叶银灿 ;
宋连清 ;
陈锡土 .
东海海洋, 1984, (03)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