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涉足林业碳汇领域的创新探索——以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例

被引:9
作者
林全德 [1 ]
刘锋 [1 ]
孙朝锋 [2 ]
黄梓良 [3 ]
李孟阳 [4 ]
孙倩 [1 ]
机构
[1]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2] 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
[3]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4]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林业碳汇; 保险机制; 碳汇金融; 农业保险; 低碳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6 [];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森林碳汇实现了一定的富余价值。对该价值建立政策性保险机制,是对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要求与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战略的充分响应,也是对森林系统在低碳减排中发挥稳定作用的全新探索。文章在把握林业碳汇在生态平衡中的地位及福建开展林业碳汇保险试点的意义基础上,较全面地梳理和解读了福建省具备农险经营资质的市场主体在林业碳汇领域建立保险机制,试点全国首例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的创新实践,并针对当前产品研发领域存在的局限,提出了前瞻性分析与机制完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森林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J].
刘晓莹 .
南方农业, 2016, 10 (27) :89+91-89
[2]   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和提高措施探析 [J].
黄水长 .
科技与企业, 2015, (15) :184-184
[3]   浅谈中国林业碳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王冰 .
黑龙江科学, 2014, 5 (05) :120-120
[4]   林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求分析——基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农调查 [J].
包庆丰 ;
王剑 .
林业经济, 2010, (05) :88-90
[5]   对发展我国林业碳汇的思考 [J].
龚维 ;
姚源 .
防护林科技, 2008, (06) :45-46
[6]   不同管理模式对毛竹林碳贮量的影响 [J].
周国模 ;
吴家森 ;
姜培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6) :51-55
[7]   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植被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J].
黄梓良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 (02) :32-35
[8]  
中国森林碳汇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续珊珊, 2011
[9]  
Climate-driven uncertainties in modeling terrestrial ecosystem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China[J] . Fengxue Gu,Yuandong Zhang,Mei Huang,Bo Tao,Zhengjia Liu,Man Hao,Rui Guo.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