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看我国金融回归本源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7
作者
卢文华
机构
[1] 华夏银行
关键词
经济金融化; 金融性资本; 资本积累; 虚拟经济; 资产证券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最终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边界,金融过度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当金融发展超越甚至脱离了实体经济,进入自我扩张、自我循环的非正常轨道时,将给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这就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逻辑所在。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促使资金"脱虚向实"、实现经济虚实协调发展过程中,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双方要共同发力。金融机构要回归信用本源,在开展金融活动时必须信守承诺,注重声誉维护和信用管理,防止发生信用危机;要回归信贷本源,坚持以信贷业务为主,理性发展非信贷业务,立足于信贷业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和水平。同时,要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和竞争力,让实体经济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从而增强实体经济对资金的吸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警惕金融业脱“实”向“虚”.[N].向松祚;.中国城乡金融报.2015,
[2]  
漫长的20世纪.[M].(意) 阿瑞基 (Arrighi;G.) ;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  
货币银行学.[M].王文利;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拯救全球金融.[M].《第一财经日报》; 著.中信出版社.2009,
[5]  
金融的逻辑.[M].陈志武; 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6]  
非理性繁荣.[M].(美) 希勒;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教训 [J].
马雪娇 .
中国金融, 2017, (10) :82-83
[8]   我国金融窖藏的规模测算与治理对策 [J].
朱萃 ;
杜朝运 ;
曾凡 .
南方金融, 2016, (11) :11-15
[9]   回归金融本源 [J].
吴晓灵 .
中国金融, 2016, (15) :104-104
[10]   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与金融危机 [J].
刘诗白 .
求是, 2010, (14)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