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富水杂岩体的变形构造及其侵位机制

被引:3
作者
裴先治
胡能高
高进龙
李荣西
赵东林
机构
[1] 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
关键词
富水杂岩体; 变形构造; 侵位机制; 北秦岭;
D O I
10.19814/j.jese.1993.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富水杂岩体位于北秦岭商丹断裂带北侧,侵位于秦岭群中。岩体中的岩相类型呈同心环带状分布,边缘发育片麻状构造并与岩体边界平行,面状组构的发育型式及变形包体三维形态反映岩体的变形机制主体属压扁型,近岩体围岩中的先存面状构造适应岩体的几何形状。综合分析表明,杂岩体的侵位机制早期为岩墙扩展作用,晚期为斜向底辟-类气球状膨胀作用,经历了由被动侵位向主动侵位的转变,侵位机制受控于晚元古代以来大陆地壳的拉抻和随后的区域性大型左行地壳剪切作用及所诱导出的局部水平缩短作用,属整合的同构造深成杂岩体。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富水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泽军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1991, (02) :14-22
[2]   花岗岩的变形构造和定位机制 [J].
洪大卫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9, (02) :120-130
[3]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高秉璋等著, 1991
[4]  
On granitoid emplacement and related structures. A review[J] . Antonio Castro.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