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古岩溶不整合──以广西阳朔白沙堡晚白垩世岩溶为例

被引:6
作者
邓自强 [1 ]
林玉石 [1 ]
张美良 [1 ]
刘功余 [1 ]
机构
[1] 桂林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岩溶不整合; 古岩溶; 古岩溶建造; 岩溶形态(体); 古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岩溶不整合的内涵和研究意义,系统总结了古岩溶不整合的鉴别依据,把组成岩溶体系的改造形态(体)和建造作为主要标志:认为岩溶改造形态(体)有古个体形态标志和组合形态(体)──地形地貌标志,这些形态(体)应有岩溶建造充填或覆盖才有鉴定意义;还认为岩溶建造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主要依据,与建造同时形成的生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是直接的关键证据:岩溶建造底部建造层中的溶积钙砾岩和溶积钙屑灰岩,两岩石系列中的岩石成因类型、结构构造、层面构造是确定古岩溶不整合面产状、古岩溶水流向的决定性标志;此外,古构造对岩溶和岩溶建造都有一定控制作用,有建造充填、覆盖,也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威远构造中的“阳顶”古岩溶与天然气藏 [J].
冯先智 ;
贾疏源 ;
易运昭 ;
李定龙 ;
赵景续 ;
刘仲萱 ;
宋华清 ;
张明德 ;
不详 .
中国岩溶 , 1988, (S2) :193-198
[2]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与岩溶 [J].
马既民 .
中国岩溶 , 1988, (S2) :84-87
[3]   岩溶交代改造断裂构造岩——以桂林岩溶区为例附视频 [J].
林玉石 ;
邓自强 ;
刘功余 ;
张美良 ;
殷跃建 .
中国岩溶, 1984, (01) :3-15
[4]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 1991
[5]  
岩溶学词典[M]. 地质出版社 , 袁道先主编, 1988
[6]  
桂林岩溶与地质构造[M]. 重庆出版社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著, 1988
[7]  
中国岩溶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