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中、晚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及其有关问题讨论

被引:12
作者
周鼎武,刘良,华洪,董云鹏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北秦岭地区,古构造环境,古造山作用,晋宁运动;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6.02.005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秦岭地区较广泛发育不同岩类组合、不同古构造环境的中、晚元古代地质体,并构成断续残留的古构造岩相岩带,它们是在晋宁期(1000Ma±)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于华北古板块南部的古造山带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华北古板块南部曾经历中元古代早期板块裂解、向洋发展;中元古代晚期洋盆俯冲、消减;中无古代末-晚元古代初(晋宁期)碰撞造山的构造作用过程。鉴于秦岭造山带显生亩板块运动的分隔性,在未恢复显生宙板块运动的前提下,北秦岭和南秦岭在晋宁运动期间形成的结构、构造特征不能以现今状态作简单的时、空对比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东秦岭商南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片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周鼎武,张泽军,董云鹏,刘良 .
岩石学报, 1995, (S1) :154-164
[2]   北秦岭晚元古代宽坪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张宗清,张旗 .
岩石学报, 1995, (S1) :165-177
[3]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J].
张泽军,周鼎武,董云鹏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5, (02) :121-132
[4]   东秦岭松树沟高压变质基性岩石及其退变质作用的PTt演化轨迹 [J].
刘良,周鼎武,董云鹏,张宏发,刘养杰,张泽军 .
岩石学报, 1995, (02) :127-136
[5]   从岩石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论北秦岭地壳增生和地壳深部性质 [J].
张宏飞,赵志丹,骆庭川,张本仁 .
岩石学报, 1995, (02) :160-170
[6]   陕西商县-丹凤地区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张旗,张宗清,孙勇,韩松 .
岩石学报, 1995, (01) :43-54
[7]   蛇绿岩研究的进展 [J].
张旗 .
地学前缘, 1994, (Z1) :98-103
[8]   东秦岭地区宽坪群的时代及其意义 [J].
杨荣勇 ;
任启江 ;
胡受奚 .
地层学杂志, 1993, (04) :272-276
[9]   秦岭造山带元古宙陆内裂谷作用的沉积地球化学证据 [J].
高山 ;
张本仁 ;
谢千里 ;
郭孝明 .
科学通报, 1990, (19) :1494-1496
[10]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附视频 [J].
孙枢 ;
从柏林 ;
李继亮 .
地质科学, 1981, (04) :31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