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震构造类型与震型预测

被引:7
作者
秦保燕
刘武英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发震构造; 地震强度; 弧形构造; 障碍体; 地壳块体; 地质构造; 强余震; 震源区; 地震类型; 破裂过程; 活断层; 地质断层; 活动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发震构造类型与其所发生的地震的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弧形构造的地震类型主要为主余震型和主震—强余震型;平直构造为主震—弱余震型;拐折形构造为续发性大震型;当构造间交角区为拉应力区时,共轭形构造一般为双震型;破碎形构造为震群型。另外,本文还讨论了震源端部构造条件对震形的影响。作者认为震源端部构造一般起调整作用,其能否为地震时断层的错动提供足够的让位条件,决定了其发震类型的差别。在本文中作者还讨论了不同发震构造的地理环境与最大地震强度的关系及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由立交模式讨论地震预报 [J].
郭增建 .
西北地震学报, 1985, (02) :112-94
[2]   论地震孕育的层间解缚模式与我国某些大震的余震机制 [J].
秦保燕 .
西北地震学报, 1982, (03)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