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

被引:151
作者
杨瑞龙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存量改革; 需求诱致; 制度创新; 分散化; 决策权; 政治体制改革; 制度变迁方式;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 政府主导型; 产权规则; 第一行动集团; 潜在收益; 增量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所谓制度变迁方式(改革方式)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速度、突破口、时间路径等的总和,而制度选择目标(改革目标)是指制度创新主体在既定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下所期望实现的未来制度安排。由于我国已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制度选择目标,所以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是,如何评价既有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及应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变迁方式才能在既定的现实约束条件下,以尽可能低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10 +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张宇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3]   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3, (09) :3-11
[4]   论制度供给 [J].
杨瑞龙 .
经济研究, 1993, (08)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