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被引:58
作者
唐笑飞 [1 ,2 ]
鲁春霞 [1 ]
安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省域尺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节流"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减少碳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612 / 6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 [J].
潘家华 ;
庄贵阳 ;
郑艳 ;
朱守先 ;
谢倩漪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4) :88-101+5
[2]   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 [J].
朱江玲 ;
岳超 ;
王少鹏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497-504
[3]   我国CO2排放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J].
施美霞 ;
彭成斌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 37 (04) :471-476
[4]   对低碳经济热的冷思考 [J].
邹骥 .
中国市场, 2010, (20) :76-78
[5]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张秀梅 ;
李升峰 ;
黄贤金 ;
李颖 .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768-775
[6]   低碳经济及碳排放评价方法探究 [J].
李慧明 ;
杨娜 .
学术交流, 2010, (04) :85-88
[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 [J].
李晓燕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02) :24-28
[8]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任福兵 ;
吴青芳 ;
郭强 .
江淮论坛, 2010, (01) :122-127
[9]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 [J].
郭运功 ;
汪冬冬 ;
林逢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103-108
[10]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J].
付加锋 ;
刘小敏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