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施肥和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25
作者
高静 [1 ]
马常宝 [2 ]
徐明岗 [1 ]
徐志强 [3 ]
张淑香 [1 ]
孙楠 [1 ]
机构
[1]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辽宁省农业厅土肥站
关键词
长期监测; 产量; 施肥; 黑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1988~2006年东北黑土地区12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结果,统计分析了黑土区耕地施肥量、施肥结构和玉米产量的变化,阐明了黑土区19年玉米产量的演变趋势及施肥效果,为黑土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耕作19年后,黑土区肥料总施用量(氮磷钾养分量)明显下降,从1988年的年均500 kg/hm2下降到2006年的91 kg/hm2。其中有机肥总养分量下降更明显,从1988年的269 kg/hm2降至2006年的零投入;化肥总养分多年施用量变化不明显,年平均为247 kg/hm2。不同监测点不施肥的玉米产量(基础地力)有较大的差异,基础地力高的土壤其相应的玉米施肥处理产量也较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1988~1996年,黑土地区玉米增产率呈增加趋势,而基础地力贡献率由1988年的79%下降到1996年的42%;1997后变化不大,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63%。东北黑土地区较高的基础地力保证了玉米的高产和稳产,而施肥量的减少,特别是有机肥用量的减少降低了施肥的增产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56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北黑土区黑土退化防治与保护研究 [J].
王小兵 ;
吴元元 ;
邓玲 .
资源与产业, 2008, (03) :81-83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玉米生产力的关系 [J].
张兴义 ;
隋跃宇 ;
王其存 ;
于同艳 ;
张少良 ;
程伟 .
土壤通报, 2007, (04) :657-660
[3]   东北黑土农田养分时空演变分析 [J].
韩秉进 ;
张旭东 ;
隋跃宇 ;
解宏图 ;
赵军 ;
刘焕军 .
土壤通报, 2007, (02) :238-241
[4]   长期有机物循环下红壤稻田的产量趋势及其原因初探 [J].
王开峰 ;
王凯荣 ;
彭娜 ;
吕焕哲 ;
陈安磊 ;
谢小立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743-747
[5]   东北黑土区土壤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J].
魏丹 ;
杨谦 ;
迟凤琴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 (06) :69-72
[6]   东北黑土资源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概述 [J].
鲁彩艳 ;
陈欣 ;
史奕 ;
郑靖 ;
周全来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82-184+189
[7]   黑土有机质分解、积累及其变化规律 [J].
孟凯 ;
王德录 ;
张兴义 ;
隋跃宇 ;
刘鸿翔 ;
韩晓增 ;
张璐 ;
沈善敏 .
土壤与环境, 2002, (01) :42-46
[8]   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Ⅰ.作物产量 [J].
刘鸿翔 ;
王德禄 ;
王守宇 ;
孟凯 ;
韩晓增 ;
张璐 ;
沈善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43-46
[9]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演化规律的研究 [J].
孙宏德 ;
朱平 ;
任军 ;
刘淑环 ;
尚惠贤吴海燕 ;
刘翔 ;
李军 .
玉米科学, 2000, (04) :70-74
[10]   长期培肥定位试验耗竭阶段各培肥物质对玉米产量的持续效应的研究 [J].
孙聪姝 ;
张玉先 ;
周东兴 ;
金明花 ;
王宏燕 ;
王兆荣 ;
候中田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