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汉江流域侵蚀性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5
作者
朱明勇 [1 ]
谭淑端 [2 ]
张全发 [3 ]
机构
[1]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
[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汉江流域; 侵蚀性降雨; 暴雨; 时空变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09.01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汉江流域是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侵蚀性降雨是剧烈土壤水蚀的原动力,是洪涝灾害的直接致灾因子,因此对汉江流域侵蚀性降雨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汉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47个站点逐日降雨观测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学方法计算研究区逐年年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以及暴雨量平均值,进而得到降雨特征值逐年距平百分率及变异系数(Cv),分析了这3个将于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汉江流域降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汉江流域逐年降雨特征值在ARCGIS里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年均降雨特征值的空间分布,分析了研究区3个降雨特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51-2012年汉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6 mm,日降雨量≥12 mm的侵蚀性降雨量为614.1 mm,日降雨量≥50 mm的暴雨量为167.6 mm。研究期间内,3个降雨指标均在波动中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显著,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干湿趋势;年侵蚀性降雨量和年降雨量变化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但侵蚀性降雨的变化幅度大于降雨量的变化幅度;年暴雨量的变化特征与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亦相似,但年暴雨量的波动幅度较年侵蚀性降雨量、年降雨量更大。1951-2012年汉江流域年均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及年暴雨量在空间上均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雨的异常程度很高。研究结果可增进对汉江流域降雨变化规律的认识,为汉江上游植被生态恢复及中下游的防洪减灾提供参考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1544 / 15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何书樵
    郑有飞
    尹继福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7) : 1187 - 1192
  • [2] 汉江流域降水持续天数分布
    陈燕飞
    张翔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6) : 744 - 748
  •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汉江上游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李思悦
    刘文治
    顾胜
    韩鸿印
    张全发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3) : 275 - 280
  • [4] 近531年长江上中游与汉江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初步研究
    周月华
    王海军
    高贤来
    [J]. 高原气象, 2006, (04) : 744 - 749
  • [5] 汉江流域1951~2003年降水气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陈华
    郭生练
    郭海晋
    徐高洪
    徐德龙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 340 - 345
  •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蔡述明
    殷鸿福
    杜耘
    吴胜军
    李涛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 409 - 412
  • [7]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虞俊
    [J]. 气象学报, 2004, (02) : 228 - 236
  • [8]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施雅风
    沈永平
    李栋梁
    张国威
    丁永建
    胡汝骥
    康尔泗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 152 - 164
  • [9] 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蔡述明
    杜耘
    曾艳红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 564 - 568
  • [10] 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谢云
    刘宝元
    章文波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4) :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