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证明理论批判

被引:20
作者
胡学军
机构
[1] 南昌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表见证明; 证明责任; 经验法则; 事实推定;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4.04.017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证据法学领域最含混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的表见证明其内涵与性质尚需准确界定。作为一种缓解证明困境的证明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其是一种简捷的、类似的、无需证据的证明。其法律效果既不导致证明责任转换,也不降低证明标准,而是作为法官临时证明评价导致当事人具体举证责任的转换。表见证明就是在特定事项上根据较高盖然性经验规则进行的事实推定,不可能作为解决证明难题的灵丹妙药。我国无需引进这一概念,但比较法上的这一论题启示我们应直面事实推定背后的经验规则的盖然性等级而加以分类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推定和临时性认知实践.[M].(美) 雷舍尔;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2]  
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实.[M].邵明;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M].(日) 高桥宏志; 编著.法律出版社.2007,
[4]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 ) 达马斯卡;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5]  
英美侵权行为法案例解析.[M].潘维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比较民事诉讼论丛.[M].田平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7]  
民事诉讼法.[M].(日) 高桥宏志; 著.法律出版社.2004,
[8]  
民事诉讼法.[M].(德)奥特马·尧厄尼希(OthmarJauernig)著;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
[9]  
民事诉讼法.[M].(日) 高桥宏志; 著.法律出版社.2003,
[10]  
证明责任论.[M].(德)莱奥·罗森贝克(LeoRosenberg)著;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