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54
作者
杨宇峰
黄祥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武汉
关键词
鲢; 鳙;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体长频度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0年4—7月,在武汉东湖运用围圈的方法,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ac)、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观察表明:在鲢鳙混养的围圈中,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的数量较多,而甲壳动物和大型轮虫较少。在无鱼的围圈中,结果正好相反。就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而论,无鱼的两个围圈(55.035mg/L和38.374mg/L)比鲢鳙混养的两个围圈(3.028mg/L和3.490mg/L)高得多。甲壳动物(无节幼体除外)的体长频度分布表明:在无鱼的围圈中,大型甲壳动物的频度比有鱼的围圈高得多。围圈实验表明:鲢鳙的摄食促进了浮游动物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武昌东湖底质的类型及其分布 [J].
龚伦杰 ;
官子和 ;
黄耀桐 ;
胡瑞华 .
海洋与湖沼, 1965, (02) :181-194+199
[2]  
东湖生态学研究.[M].刘建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5,
[3]  
Cladocera: Predators and prey.[J].R. Bernardi;G. Giussani;M. Manca.Hydrobiologia.1987, 1
[4]   FISH-ZOOPLANKTON INTERAC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WATER-QUALITY OF A TROPICAL BRAZILIAN RESERVOIR [J].
ARCIFA, MS ;
NORTHCOTE, TG ;
FROEHLICH, O .
HYDROBIOLOGIA, 1986, 139 (01) :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