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

被引:30
作者
庄亚明 [1 ]
李晏墅 [2 ]
李金生 [1 ]
杨浩巍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GAH评价要素; GAH-S评价体系;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8.06.01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回溯现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和谐的内在机理,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要素,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一并运用江苏的数据实证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南北梯度成因,影响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板,根据苏南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样板区的成功经验,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乃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徐一帆 ;
文兼武 ;
察志敏 ;
宋长青 ;
刘晓越 ;
程晞 .
统计研究, 2006, (05) :23-29+81
[2]   江苏省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J].
黄贤凤 ;
何有世 .
统计与决策, 2005, (02) :71-73
[3]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7
[4]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 . Sylvie Démurger.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1 (1)
[5]  
Compar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ies of PR China-based on Data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Patents. Guan Jiancheng,Liu Shunzh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