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主要造林树种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戴蒲英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2]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林木种子,种子活力,游离脯氨酸,Na~+、K~+,多效唑(MET),盐胁迫;
D O I
10.13656/j.cnki.gxkx.1998.01.018
中图分类号
Q948.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水培条件下进行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马尾松(Pinusmasonian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种子和幼苗的耐盐性试验。盐浓度为0.0%,0.1%,0.2%,0.3%,同时用250×10-6多效唑(MET)测定预处理种子后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浓度越大,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越低,简化苗木活力指数(SVIS)越小;MET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SVIS有抑制作用。但盐浓度越大,种子发芽率、SVIS越大;根茎比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MET有增加根茎比值的趋势;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MET能提高脯氨酸的含量;在试验盐浓度下,刺槐、马尾松耐盐能力为0.2%~0.3%,水杉0.1%~0.2%。在沙培条件下,用250×10-6硼酸,0.3%氯化钙和250×10-6MET处理刺槐、湿地松(Pinuseliotii)、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种子,其耐盐能力增强。其中,氯化钙处理湿地松效果较好;硼酸处理侧柏效果好,MET处理居中。3种处理对刺槐的耐盐能力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