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的新材料

被引:8
作者
周世全
韩世敬
机构
[1] 河南地矿局探矿五队,河南地矿局地调四队,
关键词
盆地; 白里; 地质构造; 钙质胶结; 泥灰岩; 碳酸盐岩; 高沟组; 地层; 粉砂岩; 碎屑岩; 蛋化石; 滔河; 砾岩; 细砂岩; 红层; 寺沟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淅川盆地位于鄂、豫毗邻的淅川滔河、荆紫关一带,由滔河、荆紫关两凹陷与寺沟凸起组成,面积约420平方公里。1975年笔者根据获得少量恐龙蛋、轮藻等化石,将1600余米厚的一套“红层”,自上而下初步划分为:寺沟组、马家村组、高沟组,首次有依据地厘定区内晚白垩世地层的存在。1977年为详细研究豫南区的上白垩统,笔者再次对该盆地作系统调查,并在不同层位内,找到丰富而多属种的蛋化石。从而有充分依据进而肯定该区的晚白垩世沉积和上统的三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