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其低碳优化对策

被引:6
作者
张婷 [1 ,2 ]
蔡海生 [1 ,2 ]
钟根佐 [3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市鄱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
[3]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蓄积; 碳排放; 低碳优化对策;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3.02.003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全球碳排放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确定土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排放,2005年南昌市碳排放总量为4.826 2 Tg,2010年为5.535 9 Tg。期间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呈现增长的趋势,2010年比2005年增长0.709 7 Tg,年均增长0.141 9 Tg。其中耕地和牧草地的碳排放量在2005—2010年间减少,园地、建设用地表现为增加,水域和其他未利用地的碳吸收功能减弱。根据土地利用规划预测计算得出,2020年为6.697 7 Tg,比2005年增长1.871 5 Tg,年均增长0.141 9 Tg。由于用地结构的差异性,南昌市的碳排放量也有所不同。2005—2010年,全市各县区的碳排放依次以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和青山湖区最多,碳排放总量排名基本保持不变。结合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发展规划,南昌市应该采取适度退耕还林、还水、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优化城市用地布局、灵活调节土地供应政策、构建碳交易法律体系等碳减排措施,达到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7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