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r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3
作者
德英 [1 ,2 ]
穆怀彬 [1 ,2 ]
王照兰 [1 ,2 ]
赵来喜 [1 ,2 ]
刘新亮 [1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 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老芒麦; 垂穗披碱草; ITS序列; DNA指纹鉴别; 系统发育;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2.04.022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分析了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rDNA-ITS序列,为这两个种的鉴别提供分子指纹图谱,为系统发育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结果表明,22份材料的ITS、ITS1、5.8S、ITS2序列长度均相同,依次为604bp、222bp、164bp、218bp,GC含量依次为62.25%~63.08%,62.16%~63.06%,59.76%,64.22%~65.60%。除5.8S外,碱基位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变异位点有明显的种性变异规律,可作为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种质DNA指纹特异鉴别位点。7个ITS序列的同源性98.7%~99.8%,遗传分歧0.2~1.3,具有保守性,为非近期分化类群。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不同来源地的同种材料,差异主要表现在DNA变化快慢及碱基替换数,但相同的种归为一类,进一步反映了种内的遗传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两种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刘新亮.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10
[2]  
小麦族含StH基因组物种的生化标记和ITS序列分析.[D].付敏.四川农业大学.2010, 04
[3]   Characters of nrDNA ITS region sequences of fruits of Alpinia galanga and their adulterants [J].
Zhao, ZL ;
Zhou, KY ;
Dong, H ;
Xu, LS .
PLANTA MEDICA, 2001, 67 (04) :381-383
[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D].严学兵.中国农业大学.2005, 05
[5]  
小麦族披碱草属(Elymus L.)的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D].刘全兰.复旦大学.2005, 02
[6]   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垂穗披碱草种质的SRAP及RAPD分析 [J].
苗佳敏 ;
张新全 ;
陈智华 ;
钟金城 ;
陈仕勇 ;
马啸 ;
白史且 .
草地学报, 2011, 19 (02) :306-316
[7]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鄢家俊 ;
白史且 ;
常丹 ;
游明鸿 ;
张昌兵 ;
李达旭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9) :26-33
[8]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鄢家俊 ;
白史且 ;
张新全 ;
游明鸿 ;
张昌兵 ;
李达旭 ;
曾怡 .
草业学报, 2010, 19 (01) :173-183
[9]   中药乌头及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J].
张武 ;
韩艳丽 ;
朱建华 .
生物学杂志, 2010, 27 (01) :50-52
[10]   用nrDNA ITS序列探讨小麦族含StH基因组物种的系统发育 [J].
王晓丽 ;
凡星 ;
张春 ;
沙莉娜 ;
张海琴 ;
周永红 .
草业学报, 2009, 18 (06) :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