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体制性障碍与改革取向

被引:21
作者
应松年
林鸿潮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关键词
防灾减灾; 体制性障碍; 再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3年以来,中国的防灾减灾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并不彻底,在现阶段还面临再次改革的任务。改革的核心是促进防灾减灾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整合,实现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和权力的明晰一致。本文主张,应当重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建立多元化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彻底解决公共部门之间的"条块关系",理顺纵向与横向的府际关系,建立防灾减灾的日常管理机构,实现灾害应急决策指挥机构与现场指挥机构的合理分工。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析应急管理中的志愿者参与 [J].
王宏伟 ;
吴博进 .
中国减灾, 2008, (09) :18-19
[2]   依托国防动员体制构建军地联合应急处突机制的几点思考 [J].
田民洲 .
国防, 2008, (08) :9-12
[4]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模型的构建——基于组织整合理论的分析 [J].
冯磊 ;
张明毫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56-60
[5]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转变: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J].
钟开斌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5) :5-11
[6]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 [J].
薛澜 ;
钟开斌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2) :102-107
[8]   谈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应对突发事件的优势 [J].
房宁 .
北京党史, 2003, (04) :27-29
[9]  
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挑战与重构[J]. 薛澜,钟开斌.改革.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