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至内陆冰盖330km剖面表面雪样微粒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12
作者
汪大立
康建成
孙波
温家洪
刘雷保
李忠勤
李军
机构
[1] 中国极地研究所!上海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3] Antarctic CRC and 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Hobart
[4] Tasmania
[5] Austral
关键词
表面雪样; 微粒含量及分布; 海拔; 南极冰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1996~ 1 997年 ,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从中山站深入内陆冰盖 3 3 0km ,沿途以 4km的间隔采集表面雪样 84组 .对表面雪样的微粒分析表明 ,该剖面表面雪样中微粒物质的含量随采样点海拔的递升 ,总体上呈较为明显的递减趋势 ,在低海拔区域微粒含量变化的波动较大 ,而在高海拔区域 ,微粒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 .通过对样品中微粒的粒径分布状况、不同来源微粒所占百分比及其随海拔变化等的进一步研究 ,可以初步推断 ,该剖面表面雪样中的微粒物质主要来源于一个相对优势源区 ,尽管地处极地东风带和南极大陆常年下降风区 ,但微粒物质在冰盖表面的输送和沉积主要受沿海地区水汽输送的影响 .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冰芯中的不溶微粒及其气候和环境意义 [J].
谢树成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1997, (04) :85-89
[2]  
冰岩芯微粒分析:古环境的一种标志[J]. L.G.汤普森(Thompson).冰川冻土. 1984(01)
[3]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