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被引:2
作者
丛大川 [1 ]
孙咏 [2 ]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2] 上海金融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实践人道主义; 以物为本; 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自由人联合体”;
D O I
10.13467/j.cnki.jbuss.2006.03.001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截然对立的。在马克思哲学中,自然存在物是人的劳动创造的,“物”或“自然”都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要扬弃和否定“人依赖于物”的“物化社会”,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以物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实际上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人依赖于物”的“物化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拜物教唯物主义”,其现实危害相当严重。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灵魂。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是目的”、“人的本质”及“人的自由”等重要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最高原则,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从“物的层面”揭示“资本社会”的“物化”和“物的依赖性”的本质的“实证科学”的总观点和总方法,它绝对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有“实践的人道主义”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哲学理想。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