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

被引:30
作者
游庆龙 [1 ]
康世昌 [1 ]
李潮流 [1 ]
闫宇平 [2 ]
燕士跃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国家气候中心
[3]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关键词
三江源; 极端气温; 最高和最低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三江源地区11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5年来,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高的日数明显增多,分别以2.6d/10a和4.4d/10a速度在增加;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显著减缓,分别以4.1d/10a和8.5d/10a的速度显著减少;年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分别以0.42℃/10a和0.29℃/10a的速度增加;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高的日数增加主要发生在冬季和夏季,而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长江源地区极端气温变化对区域增温的响应更为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气候变化对长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
    吕新苗
    郑度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 603 - 607
  • [2]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唐红玉
    肖风劲
    张强
    史津梅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4) : 177 - 180+209
  • [3] 近43年来“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研究
    李林
    李凤霞
    郭安红
    朱西德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 79 - 85
  • [5]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林
    朱西德
    周陆生
    汪青春
    [J]. 气象, 2004, (08) : 18 - 22
  • [6] 长江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杨建平
    丁永建
    陈仁升
    沈永平
    [J]. 山地学报, 2004, (03) : 278 - 285
  • [7] 近15年来长江黄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变化
    王根绪
    丁永建
    王建
    刘时银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163 - 173
  • [8]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杨建平
    丁永建
    沈永平
    刘时银
    陈仁升
    [J]. 冰川冻土, 2004, (01) : 7 - 16
  • [9]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
    潘晓华
    [J]. 地理学报, 2003, (S1) : 1 - 10
  • [10] 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刘时银
    鲁安新
    丁永建
    姚檀栋
    丁良福
    李刚
    Hook RogerL
    [J]. 冰川冻土, 2002, (06) : 701 -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