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

被引:17
作者
孟宪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北京
关键词
敦煌文书; 民间结社; 组织形态;
D O I
10.13584/j.cnki.issn1000-4106.2002.01.010
中图分类号
K242 [唐(618~907年)]; K244 [宋:北宋(960~1127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敦煌出土文书中关于民间结社资料的考察,对中国古代民间结社及其传统,提出了较新的认识。民间结社传统悠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组织结构,概括起来有如下特征:个人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结社,社人大会地位最高,有制定社条、选举社官、决定重大事务等权利;社条为社内行为的最高准则;社人地位平等;社务公开。有良性的组织形态,民间结社才有了强大的活力。现在重新审视民间结社,认识民间社会蕴藏的历史活力,是很有意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112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敦煌学大辞典.[M].季羡林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M].宁可;郝春文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3]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M].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4]   述“社邑” [J].
宁可 .
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01)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