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层裂缝网络导流能力实验分析

被引:14
作者
温庆志
李杨
胡蓝霄
折文旭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页岩; 裂缝网络; 导流能力; 缝网模型; 正交裂缝; 裂缝宽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评价页岩储层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的网络导流能力,改造常规裂缝导流仪,设计适合评价页岩裂缝网络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利用大理石和高硬度支撑剂组建不同结构的裂缝网络模型,进行裂缝网络导流能力实验,分析不同形态裂缝对裂缝网络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裂缝宽度接近天然裂缝宽度时,平行于渗流方向的垂直裂缝对导流能力影响最大.现场施工时可使用较大铺砂浓度以增加裂缝宽度;压裂设计优选目标依次为平行于渗流方向的垂直裂缝、平行于渗流方向的水平裂缝和垂直于渗流方向的垂直裂缝.该研究结果为页岩储层压裂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8 +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页岩气压裂数值模型分析 [J].
张士诚 ;
牟松茹 ;
崔勇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2) :81-84+129
[2]   裂缝性油藏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J].
郑松青 ;
张宏方 ;
刘中春 ;
牟雷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1, (06) :49-54+126
[3]   页岩气储层类型和特征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为例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3) :219-225+232
[4]   离散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J].
张允 ;
袁向春 ;
姚军 ;
康志江 ;
崔书岳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0, 34 (03) :80-85+127
[5]   正交裂缝网络单相流动试验研究 [J].
卢占国 ;
姚军 ;
王殿生 ;
李立峰 .
石油钻探技术, 2010, 38 (03) :92-94
[6]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整体压裂优化设计 [J].
温庆志 ;
蒲春生 ;
曲占庆 ;
徐胜强 ;
刘玉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6) :102-104+107+117
[7]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前景 [J].
王世谦 ;
陈更生 ;
董大忠 ;
杨光 ;
吕宗刚 ;
徐云浩 ;
黄永斌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51-58+137
[8]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J].
董大忠 ;
程克明 ;
王世谦 ;
吕宗刚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33-39+136
[9]   用于提高低-特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效果的缝网压裂技术 [J].
雷群 ;
胥云 ;
蒋廷学 ;
丁云宏 ;
王晓泉 ;
卢海兵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237-241
[10]   Barnett页岩对致密地层天然气开发的启示 [J].
刘春丽 ;
张庆宽 .
国外油田工程, 2009, 25 (01)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