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自利行为下的最优激励契约

被引:13
作者
何山
徐光伟
陈泽明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代理人; 自利行为; 隐藏收益; 在职消费; 最优激励契约;
D O I
10.13587/j.cnki.jieem.2013.03.021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在线性契约委托代理框架中引入代理人的自利行为,主要从隐藏收益和在职消费两种自利行为视角分析代理人的自利行为对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发现,代理人隐藏、转移收益自利行为降低了最优激励契约业绩薪酬系数。代理人在职消费自利行为提高了最优激励契约业绩薪酬系数。说明代理人不同自利行为下,委托人提供的最优激励契约是不同的。从代理人的最优努力程度来看,代理人的自利行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努力水平。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企业薪酬激励制度背景下,代理人的自利行为可能表现为一种自我激励机制。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目前薪酬激励扭曲的后果和未来薪酬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4+155 +1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 [J].
权小锋 ;
吴世农 ;
文芳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73-87
[2]   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梁上坤 ;
蒋德权 .
会计研究, 2010, (11) :56-64+97
[3]   管理层权力、在职消费与产权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卢锐 ;
魏明海 ;
黎文靖 .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05) :85-92+112
[4]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陈信元 ;
万华林 .
经济研究, 2005, (02) :92-101
[5]  
Work‐related perks, agency problems, and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J] . Anthony M.Marino,JánZábojník.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