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药菊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杰
胡惠露
胡易冰
秦奋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关键词
药菊; 栽培; 无公害; 病虫害; 农药残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2 []; S567 [药用作物];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探索安徽药菊高产、稳产、无公害的栽培技术及药菊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采用组培脱毒苗、地膜复盖移栽、增施微肥、摘顶稍 (台刈 )及用化学、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 ,并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农药残留量。结果 :采用高产、无公害的综合栽培技术使贡菊、滁菊和亳菊的产量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提高 30 %以上 ,而且高产、无污染。结论 :所研究的几种综合栽培技术是行之有效、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可大面积提高产量与质量 ,同时在收花前 1个月使用农药 (菊酯类 ) ,其残留量极低 ,不会对药菊造成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异色瓢虫成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作用模型 [J].
邹运鼎 ;
季近 ;
孟庆雷 ;
耿继光 ;
陈高潮 ;
孙时荒 ;
王公明 .
生物数学学报, 1995, (03) :194-199
[2]   拟菊酯杀虫剂的光敏降解研究 [J].
岳永德 ;
花日茂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4) :466-472
[3]   切花菊病毒脱毒及脱毒苗的检测 [J].
蔡祝南 ;
杨莉莉 ;
彭超美 ;
刘仪 ;
刘向军 ;
冯焱 .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01) :36-36
[4]   药菊霜霉病菌的鉴定及致病性观察 [J].
高启超 ;
杨瑰珪 ;
汪义平 ;
张建恩 .
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1, (02) :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