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性的原始发生

被引:8
作者
晏辉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非自足性; 公共性; 合作剩余; 普遍交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共性的原始发生有两个基本的路径:系统论的奠基,生成论的奠基。前者讨论的是公共性何以可能的问题,亦即根据问题;后者讨论的是公共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环境与条件问题。在系统论奠基的视野内,公共性的需要奠基于人的片面性和非自足性之上;在生成论奠基的框架内,公共性表现为通过交换、交往,简言之通过合作所产生的“合作剩余”。“合作剩余”是公共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的丰富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公共性和实现公共性的过程,实质上,公共性的生成论奠基乃是系统论奠基的历史展开形式,这种历史展开主要有机械和有机两种方式。在世界历史交往不断普遍化和深化的背景下,公共性问题理应成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精神现象学.[M].(德)黑格尔;G.W.F.著;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