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北麓河地区典型热融湖变化特征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林战举 [1 ]
牛富俊 [1 ,2 ]
葛建军 [3 ]
王平 [3 ]
董元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寒区道路实验室
[3]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处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区; 热融湖; 变化特征; 热状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多年冻土区热融湖的发育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日益显著.以北麓河地区的一典型热融湖为例,通过对湖岸坍塌及年地温变化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热融湖湖岸逐年坍塌,坍塌主要发生在靠近铁路一侧厚层地下冰发育区域,年平均坍塌宽度大约为0.5m,湖心下原约83.0m多年冻土已全部融化.根据210Pb测年,估算该热融湖形成于约890aBP前.在热融湖的影响下,湖心至路基坡脚天然孔之间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及多年冻土厚度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湖近岸多年冻土上限深度比路基坡脚天然孔多年冻土上限深约0.65m,湖边多年冻土厚度也比路基坡脚天然孔多年冻土厚度薄约60m;湖心至路基坡脚天然孔之间土层在水平方向形成明显的地温差异,在相同深度,湖心下土层地温年平均值比天然孔地温年平均值高5.0℃左右.热融湖作为热量的载体,以二维热传导方式将热量向其周围传递,导致附近多年冻土温度升高,热稳定性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冻土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启示 [J].
王根绪 ;
姚进忠 ;
郭正刚 ;
吴青柏 ;
王一博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15) :1556-1564
[2]   未来50与100a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情景预测 [J].
南卓铜 ;
李述训 ;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6) :528-534
[3]   青藏铁路唐拉段地质灾害的评价分析 [J].
邱青云 ;
魏庆朝 ;
吴西良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05) :7-9+2
[4]   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其对青藏铁路设计的启示 [J].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602-607
[5]   210Pb和137Cs计年在湖泊沉降物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J].
任天山 ;
徐翠华 ;
钟志洮 ;
张淑蓉 ;
章申 ;
应卫明 ;
张秀梅 .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93, (06) :504-511
[6]  
中国冻土[M]. 科学出版社 , 周幼吾等著, 2000
[7]  
Assessment of frozen-ground conditions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and railway, China[J] . Huijun Jin,Zhi Wei,Shaoling Wang,Qihao Yu,Lanzhi Lü,Qingbai Wu,Yanjun Ji.Engineering Geology . 2008 (3)
[8]  
Changesin permafrost en-vironment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Rail wayinduc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cli mate warming .2 Jin HJ,Yu Q H,Wang S L,et al.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8
[9]  
Difference in radar returns fromice-covered North Slope lakes .2 Weeks WF,Fountain A G,Bryan M L,et a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