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时间银行的特色及发展逻辑

被引:19
作者
刘妮娜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时间银行; 互助; 志愿; 互助养老;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0706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认为西方的时间银行包括社区货币和志愿服务计划两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对应着以自下而上为主的草根性、志愿性的社会部门,其处于辅助地位,而中国特色的时间银行对应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互助性的社会部门,其处于基础地位。故中国特色的时间银行对应着互助话语而非仅是志愿话语,应当探索从志愿服务计划向社区货币拓展,连接微观互助行为、中观互助组织,由专业社会组织、企业进行运营,以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互助社会——福利经济体和社会治理共同体。研究发现,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发展定位、资金来源、互助服务和时间货币兑换和供需对接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75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未来养老模式研究——基于时间银行的拓展路径 [J].
李海舰 ;
李文杰 ;
李然 .
管理世界, 2020, 36 (03) :76-90
[2]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发展难点及应对策略——基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视角 [J].
陈际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20, (01) :68-74
[3]   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化发展路径探索 [J].
黄海娜 .
新金融, 2019, (07) :58-63
[4]   老龄化背景下国外时间银行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互助养老的启示 [J].
李明 ;
曹海军 .
国外社会科学, 2019, (01) :12-19
[6]   社区居家养老引入时间货币探索性试验 [J].
郑红 ;
王慧莹 ;
李英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6) :586-593
[7]   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实践与创新——兼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之新思路 [J].
陈功 ;
黄国桂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4 (06) :111-120
[8]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革命动员与互助合作 [J].
贺文乐 .
党的文献, 2017, (03) :79-87
[9]   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 [J].
陈友华 ;
施旖旎 .
人文杂志, 2015, (12) :111-118
[10]   互助养老:来自“爱心时间银行”的启示 [J].
景军 ;
赵芮 .
思想战线, 2015, (04)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