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偏心率周期的地层古气候意义

被引:23
作者
李前裕
田军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球轨道理论; 米兰科维奇; 偏心率周期; 轨道地层学; 古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偏心率周期在地层和古气候研究方面的新发展.现有地球轨道模式对250Ma以来的轨道运算误差能控制在0.2%之内,使基于偏心率周期来划分地层年代成为可能.新的国际标准地层年代表以405ka长偏心率周期为基础来划分主要地层界线.新生代将包括E1-E162偏心率长周期,底界年龄(65.5±0.3)Ma.这一地层年代表的建立,标志着轨道地层学时代的到来.偏心率的100ka短周期和405ka长周期在诸多地质记录中都有反映,特别是来自深海钻孔的物理化学古气候指标.很多古气候重大事件往往发生在偏心率周期的弱振幅时期,表明弱振幅时期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碳储库、冰盖和海平面变化、电磁场,以及区域构造重组等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碳同位素在偏心率周期上与地球轨道驱动相关,且常领先于氧同位素的变化,表明热带碳循环过程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Responses of foraminiferal isotopic variations at ODP Site 1143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to orbital forcing[J]. TIAN Jun, WANG Pinxian & CHENG Xinrong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4(10)
  • [2] 南沙ODP1143站有孔虫同位素变化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
    田军
    汪品先
    成鑫荣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 452 - 460
  • [3] 探索大洋碳储库的演变周期
    汪品先
    田军
    成鑫荣
    刘传联
    徐建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21) : 2216 - 2227
  • [4] Stability of the astronomical frequencies over the Earth’s history for paleoclimate studies .2 A Berger,MF Loutre,J Laskar. Science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