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违约理论述评——拿来、批判或是选择性吸收?

被引:7
作者
王艳丽 [1 ]
戴枫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2] 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效率违约; 诚实信用; 赔偿损失; 实际履行;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8.03.016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效率违约理论源于霍姆斯法官的"契约选择"理论,波斯纳法官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有效率的违约"理论,后有学者正式命名为"效率违约"并得以进一步发展。该理论以科斯定理和帕雷托优势理论为基础,以社会财富最大化为价值取向。该理论的基本适用条件包括:赔偿损失具有与实际履行相当的救济效果;赔偿损失主要是对期待利益的赔偿并具有可预见性。效率违约理论自提出就遭到激烈的批判,该理论介绍到我国为时20年,赞成和反对者皆有,后者占据影响优势。该理论在我国并非一无用处,合同法完全可以吸纳其合理之处,用以完善违约责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效率违约理论研究 [J].
孙良国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5) :102-109
[2]   THE EFFICIENT BREACH FALLACY [J].
FRIEDMANN, D .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89, 18 (01) :1-24
[3]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ommon Law Rules.[J]..Harvard Law Review.1982, 8
[4]  
Liquidated Damages; Penalties and the Just Compensation Principle: Some Notes on an Enforcement Model and a Theory of Efficient Breach.[J]..Columbia Law Review.1977, 4
[5]  
原则问题.[M].(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  
比较法律经济学.[M].(美)乌戈·马太(UgoMattei)原著;沈宗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合同法与道德.[M].戴孟勇;贾林娟译;亨利·马瑟(HenryMather)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  
合同法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民商法研究.[M].王利明著;.法律出版社.2001,
[10]  
法律的经济分析.[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