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地震灾害及其深层机制

被引:15
作者
韩东银
魏英祖
机构
[1] 山西省阳泉市地震局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地震; 灾害;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所有地震时空、强度对人及人类破坏的复杂性可以贯穿到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中体现出来,这样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空间和时间的全面灾害即可用生态系统地震灾害来进行描述。以人类为核心,按照构成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环境因子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由内向外、逐层包容地划分成社会生态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类型。在社会生态系统震害中,人类的能动作用居于主导的地位,在环境生态系统震害中,人类的能动作用居于协调的位置,在自然生态系统震害中,人类的能动作用处于服从的地位。整体上来看,生态系统震害具有四个一般特征,即连发性、群发性、长程关联性和影响长期性。蕴震体及地球岩石部分本身就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相似即自复制类生命体特征,因而具有网络性。因而从生态系统角度研究可以发现,地震灾害与多种灾害之间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联系,这就是生态系统震害的深层机制,称之为网络性机制。地震灾害的宏观过程是地震作用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天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从而危及人与社会并形成灾害,震害是由多种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J].
徐道一 .
地学前缘, 2001, (02) :211-216
[2]   有序性分析与强震预测 [J].
门可佩 ;
赵兵 .
国际地震动态, 1997, (05) :1-4
[3]   地球表层系统非线性演化模式 [J].
陈之荣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4) :3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