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部分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6
作者
蒋利和
彭懿紫
莫永生
机构
[1] 广西大学科技处
[2] 广西大学农学院
[3] 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广西南宁
[4] 广西南宁
关键词
品质性状;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解决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选育问题,运用2 5个早籼稻组合按北卡罗莱纳 ( NC )设计进行了配合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米长、精米宽、精米形状、胶稠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7个性状受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因此在育种中要特别注意不育系本身的特点。垩白级别、糊化温度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并受特殊配合力影响较大,在世代传递中的稳定性是较差的,因而在育种时要特别考虑双亲的表现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两系杂交稻亲本籼粳程度与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J].
严钦泉 ;
阳菊华 ;
伏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163-166
[2]   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龙和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23-328
[3]   论杂交稻育种的配合力选择 [J].
陆作楣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1) :1-5
[4]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主要性状的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及其相关分析 [J].
陈顺辉 ;
卢浩然 ;
杨聚宝 ;
胡如英 ;
赵明富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2-8
[5]   杂交粳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年份的互作效应 [J].
王才林 ;
汤玉庚 .
江苏农业学报, 1989, (02) :1-6
[6]  
数量遗传分析[M].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郭平仲编著, 1987
[7]  
数量遗传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高之仁 著, 1986